酱香白酒的第二种典型主体香味为“窖底香”,是已酸和已酸乙酯及酱香成分浑然一体的香味香气。它既有浓香型酒的特点,又区别于浓香型酒。香味香气浓烈,且凸显柔和。酱香白酒的第三种主体香味为“醇甜香”,含多元醇较多,是经微生物发酵作用的产物。醇甜香这类成分在酱香白酒中,不但起到呈甜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三种典型体的香味香气成分中施展一种奇异的缓冲作用,从而形成了酱香型白酒独树一帜的“复合香”。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会影响品酒的感受。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酶的分泌活跃程度难免下降,而“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好朋友之间说话开心,从体内排出乙醛也多,而且喝的时间长,乙醛有更充足的时间被转化。不同的身体状态,以及不同的时间段,喝酒的味道会感觉不一样。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了健康型消费理念,喝酒就喝好酒,喝健康型白酒,好喝而又不上头,酱香型白酒具有“两好两不”的特点,即喝时好喝、好吞,喝后不头痛、不口干等特点。
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烧酒又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也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过去的烧酒是通过蒸馏工艺取得,度数较低,产量低,系小作坊生产,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与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制酒业一般采用勾兑法制白酒,工艺先进,生产数量大,质量稳定,集约化批量生产,生产灌装一条龙,更是令古人望尘莫及。
酱香白酒常用的工艺还有碎沙、翻沙及窜香。碎沙,是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窖藏酱香型白酒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翻沙,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经过发酵后酿出的酒。酱香型白酒供应值得一提的是,窜香,严格意义上不是正宗酱香酒,它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这种酒属于液态发酵法的产物。市面上受欢迎的是坤沙工艺的高品质酱香酒,酒花细密,空杯留香,醇甜有回甘。
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