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时,糟醅采取原出原入,达到以醅养窖和以窖养醅的作用。每次醅子堆积发酵完后,准备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发酵正常、产香良好。尾酒用量由开始时每窖15kg逐渐随发酵轮次增加而减少为每窖5kg。每轮酒醅都泼入尾酒,回沙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后丢糟不泼尾酒。回酒发酵是酱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的又一特点。
其他香型白酒,只经过2~3次发酵,多5次发酵,而酱香白酒需经过8次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发酵期长达9个月,次数和累积时间均是所有香型中高的。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发酵,产生的微量成分和香气香味成分自然远比其他香型的白酒多得多。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酱香白酒的品质变化很大程度取决于窖藏的储存过程,其实质就是酒在“微氧循环”作用下产生“呼吸”,从而导致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引起酒质的变化。呼吸是生命之本这个原理,放在酱酒的酒质变化上同样适用。
以酱香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头),香味细腻、复杂、柔顺含泸(泸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协调,先酯后酱,酱香悠长,杯中香气经久不变,空杯留香经久不散,味大于香,苦度适中,酒度低而不变。酱香型白酒的标准评语是: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入口柔绵醇厚,回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酱香白酒常用的工艺还有碎沙、翻沙及窜香。碎沙,是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碎沙酒”生产周期短,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不需要严格的“回沙”工艺,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此类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翻沙,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经过发酵后酿出的酒。值得一提的是,窜香,严格意义上不是正宗酱香酒,它是用坤沙酒第9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的产品,这种酒属于液态发酵法的产物。市面上受欢迎的是坤沙工艺的高品质酱香酒,酒花细密,空杯留香,醇甜有回甘。
酒体中香酯越复杂的蒸馏酒,其存放年限越久、口感越柔和、香味越厚重。酱香酒在气相色谱仪中的香味成分大概是两百多种,化合物成分共有七百多种,陈年酱香酒的成分更复杂。越是成分复杂的酒体,香味种类越多也越厚重,对人的味觉神经刺激更大,这也从化学层面客观反映了人的口味越来越重问题。一旦喝习惯了酱香酒,口味就会发生不可逆地加重,再也回不到从前,再去喝浓香等轻口味的酒时,就会觉得味道很淡,酱香白酒真的有排他性。其实酱香白酒是五味俱全的好酒,就跟个人所履历的人生一样,酸甜苦辣都有过。入口下肚后满口回香、醇厚丰富,喝酱香白酒就像是回味人生。
清香型白酒的原料为高粱,出酒率高,出酒率按成品酒62°,为46%以上。采用11株菌种。黄曲、根霉、毛霉及犁头霉采用通风制曲,以内孢霉培养帘子曲,红曲以曲盒培养。由于采用6种微生物制成麸曲故名六曲香。酿酒酵母拉斯12号,3种生香的汉逊酵母和白地霉用于培养菌液。制酒工艺采用清蒸混入老六甑操作法,发酵期为8~10天。成品酒度62°。酱香白酒厂家的酱香型白酒的原料有高梁(酿酒)、小麦(制大曲),酱香酒批发大曲工艺是高温曲(60℃以上),原料清蒸,采用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用曲量大(1:1.2),济宁窖藏酱香酒入窖前采用堆集工艺,窖池是石壁泥底等,贮存期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