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白酒有浓香、清香、酱香三大主流香型,浓香市场份额占百分之七十,酱香只占百分之五。白酒根据其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与风格,浓香型的发酵采用陈年老窖或者是人工培养的老窖,生产周期和贮存期一般都只有几个月,一般酒厂都有生产,市场产量很高,所以相对而言成本便宜,所以市场占比就比较大。百年酱香白酒因为生产工艺复杂、窖藏期长、故市场上成本较高、特别适宜于高档礼品赠送和高端宴请消费。
清香型白酒的原料为高粱,出酒率高,出酒率按成品酒62°,为46%以上。采用11株菌种。黄曲、根霉、毛霉及犁头霉采用通风制曲,以内孢霉培养帘子曲,红曲以曲盒培养。由于采用6种微生物制成麸曲故名六曲香。酿酒酵母拉斯12号,3种生香的汉逊酵母和白地霉用于培养菌液。制酒工艺采用清蒸混入老六甑操作法,发酵期为8~10天。成品酒度62°。酱香白酒厂家的酱香型白酒的原料有高梁(酿酒)、小麦(制大曲),大曲工艺是高温曲(60℃以上),原料清蒸,采用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用曲量大(1:1.2),入窖前采用堆集工艺,窖池是石壁泥底等,贮存期3年以上。
把酒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中,对着自然光观察,白酒应清澈透明,窖藏酱香白酒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然后闻其香气,用鼻子贴近杯口,辨别香气的高低和香气特点;后品其味,喝少量酒并在舌面上铺开,分辨味感的薄厚、绵柔、醇和、粗糙,以及酸、甜、甘、辣是否协调,图们酱香白酒余味的有无及长短。低档劣质白酒一般是用质量差或发霉的粮食做原料,工艺粗糙,通常是冒充名牌酒或畅销酒,喝着呛嗓、伤头的酒,一定是劣质酒。
一瓶酱香白酒中酸物质的含量是很低的,一般不会超过整个酒体的0.1%,否则要么影响酒体的品质,或者直接酱香白酒变醋,酸气熏天。因此,正常情况下,我们是察觉不到明显酸味的。如果你感到一瓶酒变酸了,可能有几种原因。多数酱香白酒的酒精度都是53,这种度数会杀死九成以上的微生物,变质的可能性很小。度数较低的酒体在长时间的放置过程中会滋生许多微生物,生成大量酸性物质,影响酒的口感和香味。因此,酒友在挑选收藏的酒品时,酱香型白酒供应厂家建议尽量选择高度数的白酒,度数越高的白酒越有收藏价值。
酱香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的鼻祖,历史悠久。产地内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部分是商周时代的酒具,说明当时已经有酒。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茅台当地就能酿酒,史称枸酱酒。明末清初,以大曲参与糖化、发酵、蒸馏取酒工艺日趋成熟。数百年来,茅台酱香酒酒酿造工艺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至今仍完整延用。因为酱香酒传统的酿酒工艺,在这个不能缺酒、少酒的时代,酱香型白酒成为占市场份额重的一种酒,因为在中国众多白酒品牌之中,酱香型白酒是目前消费者公认的一款对人体伤害小、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