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酱香型白酒供应的酱香酒时,工艺是不得不提及的。坤沙是酱香酒好的工艺,即大曲酱香酒,在茅台镇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它严格按照传统的酒工艺进行生产,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出酒率低,品质好。其灵魂是“回沙”工艺,即将原料经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这就是常说的九八七生产工艺),并经过三年以上窖藏才能够出厂,其高粱不能完全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
由于不同种类的白酒在原料,制曲(曲用于发酵酿酒原料)和蒸馏等环节上各不相同,因此白酒的香味也不尽相同,其中以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为三大主要香型,三者虽同本溯源,但是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三者之间确实存在本质的区别。浓香型白酒的原料虽然是高梁、小麦,制大曲则是中温(55~60℃),原料混蒸混烧,采用周而复始的万年糟发酵工艺,用曲量为20%左右。窖池是肥泥窖,为丁己酸菌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并强调百年老窖。
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烧酒又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也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过去的烧酒是通过蒸馏工艺取得,度数较低,产量低,系小作坊生产,工艺落后,质量不稳定,与现代大规模的生产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制酒业一般采用勾兑法制白酒,工艺先进,生产数量大,质量稳定,集约化批量生产,生产灌装一条龙,更是令古人望尘莫及。
酱香型白酒高温堆积发酵是其利用自然微生物,正品五丰台30年进行自然发酵生香的过程,也是形成酱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物质的过程,其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3度。通过高温规程发酵,形成酱香白酒特殊芳香物,黑河五丰台30年也通过微生物细胞蛋白产生氨基酸物质。这种高温堆积发酵是其他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一瓶酱香型白酒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在这当中,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七次取酒,并要加曲、高温堆积,入池发酵,取酒、贮存、勾兑等,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族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于是,防病治病的可能性也就蕴涵其中了。
酒的度数可以用摇晃的方法。摇动酒瓶后,如果出现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时间在15秒钟左右,酒的度数大约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时间在7秒钟左右,酒的度数约为57度~60度。取一滴白酒放在手心里,然后合掌使两手心接触用力摩擦几下,如酒生热后发出的气味清香,则为优质酒;如气味发甜,则为中档酒;气味苦臭,则为劣质酒。将一滴食用油滴入酒中,如果油不规则地扩散,下沉速度明显,则为劣质酒。
酱香白酒甜味是指具有糖和蜜一样的味道,是受人类欢迎的味感。酒中的甜味,主要来源于醇类。特别是多元醇,因甜味来自醇基,当物质的羟基增加,其醇的甜味也增加,多元醇都有甜味基团和助甜基团,比一个醇基的醇要甜得多。酒中甜味的主要包括己六醇、丙三醇、2,3-二醇、丁四醇、戊五醇、氨基酸等醇类物质;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糖类物质;D-氨基酸、D-色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酱香白酒中存在适量的甜味可以给酒带来丰富的醇厚感,若太大就体现不了白酒应有的风格;太少则酒无回甜感尾淡。酱香白酒是天然发酵产品。由于这种酒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味物质,所以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做假也无从着手,这就排除了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的可能。